范遥作为明教高层中的重要人物,他的地位仅次于杨逍。早在阳顶天掌权的时期,范遥以光明右使的身份稳居高位卓信速配,几乎仅次于教主阳顶天一人。然而,在整个《倚天屠龙记》的故事中,范遥的戏份并不算突出,这并不代表他的武力较弱。反而,我们可以通过他参与的三场实战,窥探出范遥真实的实力水平。
明教的组织架构非常严密,教主居于最高权威,其下分设左右光明使者,紧接着是四大法王、五散人,以及五行旗掌旗使和天地风雷四门的门主,最后还有分布各地的分坛。明教内部讲究左高于右,因此杨逍身为光明左使,地位自然高于范遥。名义上,杨逍被视为教主的第一继承人,但实际上,阳顶天临终时指定谢逊为副教主代理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平衡明教内部势力,防止权力过于集中。
虽然明教高层表面上看似忠诚无比,但权力争夺的暗流涌动却并不罕见。在这样的环境下,范遥无论从忠诚度、谋略还是武功上,都完全配得上他光明右使的尊位。阳顶天去世后,明教高层分裂严重,多个势力争夺教主宝座。范遥选择自毁容貌,潜入蒙元汝阳王府充当卧底,甚至多年伪装成哑巴,以避免身份暴露。
展开剩余71%范遥的牺牲和努力堪称明教忠臣的典范,他为了大义,甘愿隐忍卓信速配,鞠躬尽瘁。在汝阳王府,他化名苦头陀,在王府主子察罕特穆尔、其子王宝宝及女儿赵敏心中,范遥的武功仅次于玄冥二老。由于王府的武士实力排行唯一标准就是武功,因此这无疑证明了范遥的高强武艺。
原文中有一段描写:“这被称为‘苦大师’的苦头陀模仿何太冲剑招,丝毫不施内力,那黑林钵夫全力施展,也斗到酣处。苦头陀挥杖横扫,殿右刚点亮的红烛忽然熄灭。何太冲面对这一招毫无回旋余地,只能用木剑硬挡铁杖,最终折剑落败。可是苦头陀的木剑位置忽然变换,轻盈如燕掠过水面,顺着铁杖削了上去。”由此可见,范遥(即苦头陀)的剑法不仅不输内力高强者,单从剑法技巧上就远超昆仑派掌门何太冲。
张无忌在旁观后评价道:“这苦头陀武功之强,绝不逊色于玄冥二老。虽然内力未明,但招式巧妙,确是劲敌。”当时张无忌并不知道苦头陀的真实身份,故评价较为客观。实际上,范遥的武力虽略逊于玄冥二老,但后者凭借开挂般的玄冥神掌在同级别中占有绝对优势。若撇开这一掌,范遥的综合实力并不逊色。
后来范遥与张无忌正面交锋,虽然张无忌无意取命,但范遥全力以赴。两人激战七八十招后,范遥一拳直进中宫,张无忌以“如封似闭”招式封住拳力,紧接着施出“单鞭”,左掌击向范遥背部。这一掌未发内力,只是轻触即离,显示张无忌以纯技巧应对范遥的攻势。此战充分证明,张无忌若想击败范遥,需耗费极大力气。范遥的表现,毫不逊色于玄冥二老。
此外,范遥的剑法甚至超过了以八臂神剑著称的方东白,也就是阿大。可以说,除了张三丰和张无忌,倚天时期鲜有人在剑法上能与范遥匹敌。张无忌感叹道:“若半年前遇此人,剑法上我绝非他的对手。比起八臂神剑方东白,这苦头陀更胜一筹。”内力比拼虽短暂,却也显示范遥的内力与张三丰、张无忌不相上下,综合实力不可小觑。
关于范遥曾三次暗算成昆的传言,外界常说范遥武功不及成昆。但事实复杂。范遥本人曾回忆:“成昆狡猾而强大,我三次暗算未能成功。第三次虽刺中他一剑,却也被他一掌击伤,幸好逃脱,伤势花了一年多才愈合。”成昆对范遥识别清晰,且身为汝阳王府贵宾,戒备森严,刺杀难度极高。范遥又孤身一人,无力支援,条件极其艰难。这说明双方武力相当,难分高下。
在倚天末尾卓信速配,除了张无忌、杨逍、成昆等极少数顶尖高手之外,范遥算是位居前十的高手之一,其武功实力绝不逊色任何人。
发布于:天津市星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