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开口的椰子不能喝,会产生椰毒假单胞杆菌亿牛策略,导致中毒。”
网上关于椰子,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预开口的椰子水有“毒”,变质的、储存比较久的椰子,可能会滋生椰毒假单胞杆菌,导致中毒。
流言分析
这种说法是以讹传讹。
椰子致死是个极端极小概率的事件,新闻中提到的案例是在室温下存放了一个月,这时椰子已经严重变质了。此外,喝椰子水中毒这个案例是因为感染了节菱孢霉菌并非椰毒假单胞杆菌,预开口的椰子确实可能被微生物污染和变质,但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腹泻,很少导致中毒。对大多数人而言,正规渠道购买的预开口椰子,经过规范处理,风险很低。
夏天不少人喜欢喝清甜的椰汁,街边摊上常见已经开口的椰子现喝现卖。
但是,网上经常有说法称“喝预开口椰子进急诊”,预开口的椰子会被椰毒假单胞杆菌污染、产生剧毒毒素。甚至还有网友反映自己喝了预开口的椰子水后恶心呕吐、高烧不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还能买预开口的椰子吗?
图源:某社交平台截图
喝预开口椰子“中毒”的真相
在互联网上搜索会看到,在中文互联网上最早说喝椰子水可能使人中毒的视频出现在 B 站。不过,它其实是搬运外国的一个视频博主,原视频中也写明了参考文献来源。[1]
B站搬运视频
外网原版视频
翻看原文献就可以发现亿牛策略,这个喝椰子水中毒的案例完全是一个极端个例,而且导致中毒的也不是椰毒假单胞杆菌,而是节菱孢霉菌产生的3-硝基丙酸毒素。但在中文互联网传播时却被错误说成了椰毒假单胞杆菌,最终以讹传讹。
这个案例发生在丹麦,一位 69 岁男子买了一个椰子,这个椰子也是预开口的,插了一根吸管。他把椰子放在自家厨房放了一个月(可能放忘了),结果有一天突然看到(或者想起来)还有这个椰子就去喝了。喝的时候他也感觉有问题、觉得味道不好喝(一个月呢,肯定变味了),就吐了,但还是吞了一点点。然后就中毒,最终不幸死亡。
医生经过分析最终认定死因是这个椰子感染了一种霉菌——节菱孢霉菌,这种霉菌产生了 3-硝基丙酸毒素。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这两种东西说起来可能很多人比较陌生。其实,这东西跟红心甘蔗是一样的。
甘蔗采摘后,由于在运输、销售等情况下储运不当也容易被节菱孢霉菌污染,这种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剧毒的 3-硝基丙酸(3-Nitropropanoic acid,3-NPA)毒素。
这是一种强烈的噬神经毒素,进入人体被吸收后,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干扰细胞内酶的代谢,严重者可导致脑缺血坏死,甚至死亡。3-NPA中毒时发病急,一般为数小时,潜伏期最短只有十几分钟。而且,这种毒素引起的中毒,目前医学界都还没有特效药物。
甘蔗发生霉变的一个很直观的特点就是甘蔗心变红色或红褐色,这是因为菱孢霉菌疯狂繁殖后,产生了红色的硝酸类物质。由于红心甘蔗通常出现在潮湿的春季、清明节前后,因此民间还流传“清明蔗,毒过蛇”的说法。以前古人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现在我们知道其实是霉菌作祟产生了剧毒毒素。
实际上,椰毒假单胞杆菌主要存在于发酵食品中,如变质的银耳、木耳、发酵的谷物等,目前还没有在椰子里发现的记录。
预开口的椰子
还能喝吗?
预开口椰子被椰毒假单胞杆菌污染导致中毒的说法,完全是以讹传讹。
预开口的椰子确实可能被微生物污染和变质。椰子被开口后,内部的椰汁和椰肉会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到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污染。如果保存不当,椰汁可能会变质,产生异味或变色,食用后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如腹泻、呕吐等症状。
但说它导致死亡是用极端个例夸大危害。毕竟很少有人会把预开口的椰子在外面放一个月再喝。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我们又该如何选择预开口的椰子呢?
1.去正规的商家购买。夏季温度高,微生物活动旺盛。因此,为了安全起见,购买预开口的椰子时,大家还是尽量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最好有冰箱、放冰箱里的,买了后也尽快喝掉。如果椰子有异味、变色或者椰汁浑浊,建议不要食用。
2.预开口的椰子,细菌污染的可能性的确更大,尤其是现在气温慢慢升高了,建议大家买后就尽快喝。喝不完或者暂时不喝,放冰箱冷藏,但也不要超过 2 天。超过 2 天,放冷冻。
照“谣”镜
这类谣言的共同特点就是放大个例,脱离实际概率。常常从极端个例或极小概率事件出发,被夸大成“普遍危险”;又喜欢搬出一些听起来“很专业”的学名或化学成分,制造恐慌感;同时用“致癌”“致命”“不能吃”这样绝对化的词语,放大风险,忽视实际的剂量、概率和日常饮食习惯。这样一来,原本罕见的情况就被渲染得触目惊心,好像人人都在危险边缘。
参考文献
[1]Birkelund T, Johansen RF, Illum DG, Dyrskog SE, Østergaard JA, Falconer TM, Andersen C, Fridholm H, Overballe-Petersen S, Jensen JS. Fatal 3-Nitropropionic Acid Poisoning after Consuming Coconut Water. Emerg Infect Dis. 2021 Jan;27(1):278-280. doi: 10.3201/eid2701.202222. PMID: 33350928; PMCID: PMC7774558.
文章首发科普中国 科学辟谣,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星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